close

文/茱蒂‧哈里斯

翻譯/洪蘭、蘇奕君

《教養的迷思》出版10年,作者茱蒂.哈里斯用全新的論點加上科學證據,審視真實生活中的兒童,推翻過去大眾深信的「教養的假設」,她建議天下父母心,別把自己搞得太緊張!專家建言和忠告大可不要聽!沒有「輸在起跑點上」這回事,「放輕鬆的去享受親子之樂」,把惱人的教養義務轉換成自然而然的天倫之樂,這才是王道。

一個母親並沒有特意叫她的女兒學鋼琴,她女兒果然什麼也不會彈,而另一個母親也一樣沒有特意要她女兒學鋼琴,她女兒卻變成鋼琴家;你永遠不會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有些孩子天生就擁有所有的好條件,所以走上了成功之路,而另外的孩子克服困難後也成功了。有一個很土的名字,或是一直搬家,這些對孩子是很不利的;但是也有孩子名字取得很土,或是一直換學校,最後卻成了總統、詩人,或是有名的生物學家。假如孩子學校的學生都很聰明,他就會學到很多。但是我在亞利桑那州卻比在高傲的東北部表現還要好,因為我在亞利桑那州新學校上課的第一天,生物學就拿了個A,得到了「聰明人」的綽號。你永遠不知道孩子究竟會怎樣。

爸媽絕非眾矢之的

假如你覺得這樣聽來好過一點的話,我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那些專家也不知道。

你過去都遵照他們的忠告去做,但你現在怎麼樣了?假如你沒有公平地愛你的孩子(雖然那不是你的錯,自然使一個孩子比另一個孩子更可愛),他們會使你覺得有罪惡感;假如你沒有花足夠的「有品質的時間」在孩子身上(雖然孩子寧可花有品質的時間跟朋友在一起),他們也使你覺得有罪惡感;假如你沒有給孩子一對父母,一男一女(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說明這會有長期的影響),他們會使你覺得有罪惡感。假如你打小孩(雖然大的類人猿打小的類人猿已經打了好幾百萬年了),他們會使你覺得有罪惡感。最糟的是,假如你的孩子到頭來一事無成、不成材的話,他們更會使你覺得有罪惡感。「怪罪父母」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他們是「容易射擊的目標」(sitting ducks),自從佛洛伊德點燃了第一支雪茄之後,父母親就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鼠了。

不知為什麼,專家總有辦法把養育孩子的快樂和自主性拿走,把它變成一件苦差事。很早以前,華生猛烈抨擊父母會使孩子陷入「因愛而窒息」(love our children to death)的危險。他描述在一段車程中所發生的事:

不久以前,我跟兩個男孩(一個四歲、一個二歲)還有他們的母親、祖母及保母,一同乘車出遊。在兩個小時的旅途裡,一個孩子被親吻了三十二次——四次是他的母親、八次是保母、二十次是祖母;而另一個孩子也同樣地被愛所窒息。

母親吻的次數最少的原因,我想是因為她是華生的太太,因為她的先生反對親孩子,所以她是偷吻的。

而今天的專家則是走到另一個極端,他們讓親吻孩子變成一個義務。假如我是孩子,我寧可一年只要一個偷偷的親吻,而不要醫生強調的:一天親三次。
罪惡感到此為止

在這一章中,我談到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來影響孩子的人格、行為、態度,和知識。我還沒有說如何讓你的孩子吃健康的零食或打預防針,因為那不在本書的範圍;我也不覺得我有資格在此大談心理疾病的忠告。有很多事會發生在孩子身上,但它不是這本書所欲探討的範圍。假如你在孩子的身上看到這些病徵,你當然應該帶他們去給合格的專家看。

至於你如何能夠影響你孩子的人格、行為、態度和知識,我想你可能會對我的回答不滿意。有些人在聽到他們不必因為自己不喜歡孩子的某些方面而怪罪自己時,不會因此覺得鬆了一口氣。有些人並不喜歡聽到這種說法,尤其是他們的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他們希望他們能影響孩子,塑造孩子與眾不同之處。他們希望他們還是擁有可以增進孩子能力的機會,可以改變他們所不喜歡的地方。假如他們夠努力的話,當然他們總可以改變一些現狀的。

只不過,為人父母並不是像大眾所想像的那樣。這個工作並不是你肯努力幹、好好幹,就能擔保一定會成功。有些好父母就是會有壞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我們現在擁有各種各樣新進的技術,能夠控制許多以前致人於死的疾病。我們到現在為止都很成功地擊出大自然所拋給我們的變化球,或許這是為什麼我們總有種錯覺,以為我們可以對付所有變化球的原因。

我們以為我們可以使孩子變成我們所要的人,但這完全是個錯覺。放棄吧!孩子不是一張空白的畫布,父母可以隨意在上面畫出他們的理想與夢想。

不要去管專家告訴你的話。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而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他們,盡可能地教導他們你所有的知識。放輕鬆點,他們將來會怎樣並不會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顧。你既不能使他們完美,也無法毀滅他們。他們不應該是你可以使其更加完美或加以毀滅的;因為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出處書名:《教養的迷思》(全新增訂版)
作者:茱蒂‧哈里斯
譯者:洪蘭、蘇奕君
出版社:商周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大頭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