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5734.JPG  

至於我們家的樂弟..雖然一天到晚不時都常讓我氣得冒煙或搞得笑開懷的極端反應

媽咪也是粉愛你的啦~(但若不再那麼不受控制瘋狂趴趴造 就會更愛你啦!)

今天晚上表現很棒啦!媽咪全程放生貝姊在畫畫..(男人早就倒地..)

專程陪樂弟玩貼紙 玩巧虎玩具 搞笑唱歌..敲壞鋼琴..

喔~今天樂弟有大進展喔~發現會從1唸到10了ㄋ~

(只是..爸爸媽媽還是打死不說..繼續裝傻中..=.=)

而且今天驚覺 看到在幼稚園聽到我們來飛奔出教室的第一眼

真的覺得!樂弟又長大啦!哈哈!整個臉感覺又變精明了些..

而且最近白天已經都沒在喝ㄋㄟ的樂弟(感謝超有佛心來的Jolene媽咪)

so每天傍晚一回到家 就是直衝餐桌 感覺再晚點..樂弟就會餓到大抓狂

然後就馬上可以狂嗑掉飯麵各一碗(傻眼中..)有這麼餓嗎?

但阿嬤一定會超愛樂弟的(因為全家就只有樂弟最捧阿嬤煮的東西 哈哈)

和一歲的孩子做好朋友
     教養孩子長大成人,可說是一項艱辛而偉大的工程.許多父母會期待孩子快快長大,最好一夕之間就成為大人,但是我們要想想:孩子需要較長的幼稚期,其實是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因為他還年幼無法獨立生活,必須依賴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才能生存,而大人就可藉此來和孩子相處,每天一點一滴的教導他生活的道理.因此,每天和孩子相處是一種相互學習的過程,把孩子撫養成人的漫長過程就是教育,也是經營親子關係最好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親子可以相處的時光,好好相處,享受親情.
  了解一歲孩子
   所謂「相處」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相互建立親密與友好的關係。與孩子相處必須注意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和一歲孩子相處的方法,絕對與六歲孩子相處的方法不太一樣,因為對象的不同,你的態度、要求及原則也要調整。做父母的或孩子的照顧者越熟悉您的孩子,那麼你們的相處越能愉快順暢,在談如何與這個年齡層孩子的相處之前,我們須先瞭解幾個重要觀念。
  我們所談的年齡是指實足年齡
   因為中國人有虛歲和實歲的用法,所以特別要說明在教育上都用實歲,而不用虛歲,因此我們在本手冊上所指的一歲,乃指滿十二月到未滿兩歲的孩子。
請注意孩子個別差異的問題。
   由於遺傳與後天環境各種因素的變化,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所以同樣是一歲的孩子並不完全一樣,有的較高,有的較矮,所以我們給各位描述的一歲的孩子,只是一個代表,各位家長仍須對孩子不太一樣的部分加以關心,但不必苛求,如果你們家族遺傳是瘦小的個子,那麼孩子比同年齡孩子稍瘦小是可能的,也就不必急切要他多吃一些,長高一些了。
  孩子都希望獲得下列三項需求的滿足
  被愛的需求:希望被重視,有人關心他。
被肯定的需求:希望他所做的事情被讚美、被鼓勵。
被理解的需求:希望大人了解他的心情及感受,那怕是大人認為不可以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往往是有理由的。

如何和一歲的孩子相處
孩子滿十二個月是一個重要階段,有許多孩子已會走路,由於移動能力的增進使照顧者更忙碌,他會走但走得不穩,到一歲半左右大致能自在的步行,而語言的運用也在此階段明顯的進步,所以家長和一歲幼兒相處可依下列五項原則來調整自己的觀念和態度.
  注意配合其生理需求給予滿足
   一歲的孩子大部分仍包著尿布,也用奶瓶喝奶,生理的需求仍靠照顧者來協助,所以家長和一歲孩子相處時,不能忽略其生理需求.孩子的生理需求未滿足時,我們很難要求他進行其他的學習活動,所以孩子哭了或表情不愉快時,你就該注意是否尿布濕了、肚子餓了,或被蚊子叮了,趕快設法解決.
  給予身體的接觸增進安全感
   一歲的孩子雖會走來走去,到後期還會奔跑,但並不是真正可以脫離大人,仍非常需要一對一的照顧,父母或照顧者需常抱抱他,以肌膚接觸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安定其情緒.有時一邊抱著他一邊唱歌,或親子其讀故事書,都是很好的相處方式.
  不計反應的和他說話
    許多父母抱怨孩子說話很遲,別人的孩子已很會說話了,自己的孩子為何不怎麼會說,其實在一歲甚至更小的嬰孩,都需要大人不斷和他談話,不是在孩子能回應時才和他說,也就是希望家長能不必管孩子如何反應,只要有空就可以用語言和孩子互動,例如「小明,我們要出去散步了,來穿漂亮的鞋子吧!」我們要求孩子會說之前,一定要讓他有多聽的經驗.
  允許並欣賞其探索事物的方式
   一歲的孩子不知何者為對,何者為錯,走到那兒就摸到哪兒,他可以把泥沙放進杯子裡請你喝「咖啡」,也會拿起筆來在家中的白牆塗鴉.我們對一歲孩子的這類行為,最好是寬容的允許,以欣賞的角度和他互動,你可以裝作津津有味的喝「咖啡」,再把杯子遞回說「味道很好,我還要」,千萬不要禁止他或處罰他,讓孩子自由的探索這可激發其想像、創造的能力.
  提供安全的獨立學習機會
   對一歲孩子的豐富想像與好奇冒險,除了允許他嘗試和多給予欣賞外,仍應注意安全,如果不安全的地點或方式,我們就要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改變其活動.
   為了增進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家長要注要不可保護過度,什麼都替他做,而是要放手讓他多方嘗試、獨立學習,所以他想要自己拿湯匙就讓他嘗試,從嘗試中才能真正獲得拿湯匙的要領,在學習過程中的錯誤經驗或灑落滿地的飯粒,是父母該學習包容的.

一歲孩子的教養重點
一歲的孩子就像天真無邪的小頑童,到處探險,大人得隨時緊跟,此時期的教養重點如下
  生活常規的要求
   雖然只有一歲多,但已能聽懂大人的話,所以能從父母的允許或禁止分辨出行動的對或錯,家長可以隨機要求孩子遵守生活常規,例如不可用手抓食物,不要咬人,如有正確行為則立即予以讚美表示認同,例如剝香蕉時會將香蕉皮丟到垃圾桶,就應即刻讚許他.
  引導探索周遭環境
   一歲多的孩子對散步有極大的興趣,對環境中的事物充滿好奇,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注意觀察樹木的落葉,亦可讓他觀察小動物的生活,有時帶他去市場或超市,可以滿足他的好奇心,增進語彙及認知概念.
  注意基本健康
   一歲的幼兒面臨食物轉換時期,有的已全面斷奶改吃一般幼兒的食品,有的仍維持一部分母奶或配方奶粉,所以必須注意營養的均衡.每天的作息也要規律,定期到戶外活動,注意基本的衛生習慣,以預防疾病,少出入公共場所,減少病菌的傳染.幼小時期的健康是未來強健體格的基礎,所以一歲孩子的健康應特別注意.
  增加人際互動機會
   一歲孩子和照顧者已有非常好的互動關係,他能體會大人的意思而做正確的反應,喜歡接近小朋友,在公園或電梯間都能注意別人或主動打招呼,家長宜把握這種特質,多做良好示範給幼兒模仿,教他打招呼或道謝、道別的用語,增加人際互動機會.設計一些親子或兩、三個孩子可以一起玩的遊戲,也是很好的互動方式.
  耐心陪孩子成長
  一歲的孩子正要從嬰兒期轉入幼兒期,行走與語言能力的進步是此年齡層的最大成就,但在情緒控制仍然隨興所至的情況下,大人需要特別付出耐心與愛心陪他成長,奠定良好的生活常規及基本的身心健康條件,以迎向幼兒期的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幸福大頭媽 的頭像
    幸福大頭媽

    大頭家庭幸福雲之端^O^

    幸福大頭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